【必要的放棄】未完 sem 就有 job offer,然後我 reject 咗
- Service Employment
- 2024年10月1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「吓,佢畀咗 offer 你喇喎」
說時遲,那時快,筆者已到初出茅廬,到處尋找工作的階段。前陣子,筆者還在為學士生涯的最後一份課業埋頭苦幹之際,在以求職為主的社交網站領英(LinkedIn),收到一個來自自稱為招聘中介的訊息,邀請我申請一份「好工」,初時一度以為是騙案,每次回覆都小心應對,後來經過一番搜尋,發現一切都是真實且正規存在,便答應邀請。
這位素未謀面的中介,看過我毫無公關經驗的 profile,為我介紹一份財經公關的工作,筆者當時略感疑惑,亦對行業沒太大興趣,但還未開始找工作,就有工作機會「找上門」,不多不少都有些「虛榮感」,又覺得既然機會放在眼前,一試無妨,成功與否,都能累積面試經驗,就答應出席所有面試和筆試。
所需的任務都完成後,大概過了一、兩天,就收到中介的來電,說道該公司滿意我的表現,並給我一個 job offer,我一時不知道如何反應,畢竟自感表現普通,學歷和經歷都與工作格格不入,而由收到訊息到獲得 offer,前後只有不到兩個星期,感覺一切都來得有點突然,需要時間消化一下,便回答「我考慮一下」⋯⋯
「吓,佢畀咗 offer 你喇喎」,中介的第一反應,頓時令我有點反感,不明白到底這是一份甚麼工作,連考慮空間也不容許?
多向身邊的人問意見
結束通話後,我的心情「十五十六」,雖對這份工作沒太大興趣,而工作內容亦與個人目標毫無直接關連,但又怕拒絕之後,失業率高企的情況下,很難找到工作。想來想去都想不到如何是好,便向家人和朋友訴說來龍去脈,並詢問他們的建議,希望能夠從中獲取一些啟發去做決定。多一個意見就多一個角度,聽過他們的想法,雖仍未能得出一個確實的定論,但感覺思路已變得更全面!
小心「都是為你好」的陌生人
翌日,中介公司的另一位職員來電,試圖以「循循善誘」的語氣,以及「都是為你好」的態度,跟我分析我接受 offer 後各方面的好處。當時坐在回校的港鐵車廂上,只覺得對方的說話並非完全沒有道理,但也沒有一個我能完全認同的地方,加上心中的矛盾仍未完全解決,故而一直以「嗯」應對,以示我聽到他的說話。
大概聊了好一會兒,我的取向仍然搖擺不定,對方就轉換較強硬的態度,說若不即日答應,他就會隨即找另外兩位求職者進行面試,然後把機會給他們其中一人,又說道本來約了那間公司下午五時會談招聘相關事宜(但當時已經是大約5:03 p.m.),試圖營造極為迫切的氣氛,後來更直接要我說出上班日期,字行間一絲拒絕的機會也沒有。
學會拒絕
彷彿迷迷糊糊就答應了接受 offer,因要回校取文件,結束通話後,剛好走到校園,碰見一年級就認識的兩位同學,各人閒談自己的近況,他們聽過我當時的煩惱後,以堅定的眼神跟我分析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的重要性,說道這一下子的決定,會影響日後的職業去向,提醒我若然不打算在該行業發展,就不如先拒絕,再尋找其他工作機會。
他們的說話頓時「驚醒夢中人」,而其真誠的眼神與先前中介「都是為你好」的語氣形成鮮明對比,令我更肯定自己的真正意願,一下子有種「找回自己」的感覺,隨後便聯絡中介,直接道出工作內容與個人目標極為不符,決絕地拒絕這個 job offer。
回望整個過程,猶疑不決確令我走了很多「彎路」,但又感覺有時有些「彎路」你不走,你未必能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那條「正路」。雖然好像浪費了些腦力和時間,以及招聘中介們的口才和時間,但我想最重要的還是,最終你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些甚麼:)
文︱小旻
一個希望自己的文字能令人過目不忘的過客。
文章轉載自I am…青年職學平台
Comments